欢迎登录中国书法大厦网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今日书坛  > 艺术研究

李白的书法造诣居然也不赖

2021/10/13 9:59:17 人评论 信息来源:本站 作者:管理员

一提起李白,人们对他的印象总是在于他那令人难以企及的诗歌高度,很少有人会认为他是一个书法家,这也难怪因为李白的作诗才华是世间罕见的,就连北京大学的教授对他的评价都是,“李白之诗呼吸宇宙,出乎道,皆至天人合一境界,故能出神入化”,但是今天小编不想来和大家…

一提起李白,人们对他的印象总是在于他那令人难以企及的诗歌高度,很少有人会认为他是一个书法家,这也难怪因为李白的作诗才华是世间罕见的,就连北京大学的教授对他的评价都是,“李白之诗呼吸宇宙,出乎道,皆至天人合一境界,故能出神入化”,但是今天小编不想来和大家讲述李白的诗歌有多么多么的好,而是想来和大家分享属于李白的唯一的一幅传世的书法作品——《上阳台贴》。

李白的《上阳台贴》:这是李白于在天宝三年(也就是公元744年)创作的纸本墨迹草书书法作品,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李白生活的唐朝年间,此时正是我国书法草书体发展的一个巅峰初唐时期,太宗李世民(唐朝的第二位帝王)大力倡导学习王羲之,并且自己带头学习这也为此奠定王羲之在书法领域上的“书圣”的地位。即便后来的书法界出现过孙过庭、李怀琳等草书大家,但是他们的书法都是源于二王(二王指的是王羲之和他的儿子),也是发展完善了二王草书的书写技法。时间来到了盛唐时期,那更是对草书尊崇有加,不但在皇宫内府,就连大臣公侯,士大夫及有文化一族,谁都能挥洒几笔草体,可谓大唐草书之盛世,李白也是如此。

王羲之:东晋时期的书法大家,有着“书圣”之称。

但是与那些师承二王的书法家不同的是,李白的书法更多的是学习张旭,这也是一位草书大家,他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而且张旭热衷于在自然中、生活中寻找与自己的情感、个性相对应的象征物,将天地万物的情势与自身的主观情态融为一体,任情恣性而寄寓点画,以技法为精神表现的手段,从而由技进乎道,将万物化为完全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最终形成飞动豪荡的“狂草”表现形式和风格,于是李白也练就了一手飘逸洒脱的草书。

张旭的草书:在书法方面,张旭勤于观察客观事物,善于将客观的自然物象与个人的主观情感结合起来,因此凭借自身的狂草艺术在盛唐时期开创了草书的巅峰时刻。

公元724年,这时候的李白才23岁,他出门旅游,希望能见识一下大唐的万里河山,地在巡游三峡之际,他来到了江陵,见到了一心想要隐居的道士司马承祯,可能是艺术家之间的惺惺相惜,李白与司马承祯不多久就结成了至交好友。李白为什么会去找司马承祯,其实也是有原因的!

司马承祯:唐朝时期著名的道家人物,他也是数任唐朝帝王解惑的老师。

在他十八岁的时候就开始跟着名隐东岩子学习道术,后来结识了毕生道友兼好友的元丹丘。李白和元丹丘那是“情深意笃”,关系非同一般,李白的诗中和元丹丘有关的就有十多首。二十四岁时,李白跟随元丹丘离开四川青莲乡,开始一路向东,云游四方,寻找机遇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在江陵,李白通过元丹丘认识了道教高人司马承祯,他同样也是李白的贵人。因为通过司马承祯,李白结识了道友玉真公主。这个玉真公主可是唐玄宗的亲妹妹,曾随司马承祯学过道术。也是因为玉真公主的推荐,公元741年,唐玄宗召见了李白,并赐于翰林待诏的职位但是这个职位并不能让李白一展政治抱负,因为这只是一个专门给帝王讲解各种文化典故的官职,这也可能是为什么李白最终辞官的缘故吧。

李白:曾经在唐玄宗的手下任职过一段时间的翰林待诏,后来他厌倦了官场之后,辞官选择了云游四方。

话又说回李白和司马承祯的相遇,在他们成为朋友之后,相聚了一段快乐的时光,然而与朋友的相聚总是短暂的,而且在那个时代,帝王的旨意是高于一切的,因为“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所以在唐玄宗的圣旨下,司马承祯要帮帝王修建道观,并书写匾额。

大家可不要以为这司马承祯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道士哟,他可是屡次为唐朝的数任帝王解答过阴阳术数与理国之事的人物,这也是为什么唐玄宗会找到他的原因。公元744年,此时的李白人到中年,也厌弃了官场俗事,这也可能是因为他太过于锋芒毕露,太过于浪漫主义,太过于桀骜不驯,这些都注定了他不会在政坛上取得太高的成就,过于理想主义,只凭借一腔热血,也是徒劳无用,于是李白厌倦了御用文人(为帝王所豢养文人)的生活,离开了皇宫,

李白也和杜甫、高适三两好友一起约好了,前往王屋山阳台观,也借此来拜访一下在此隐居的司马承祯,但是等他们到了阳台观之后,马承祯已经仙逝了,李白得知了此事之后,伤感不已在他看到了一幅马承祯创作的一幅关于王屋山的巨型画作过后,看着这幅山水画,想起和马承祯的过往时光,感慨不已,就挥笔写下了这流传千古的四言诗《上阳台帖》。

王屋山:司马承祯曾画就了一幅关于此处美景的画作。

这幅书帖所写五行,共25个字:“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可穷。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前两句描述的是画作中的王屋山景色。后两句是赞扬好友司马承祯那技艺高超的作画水平,其中“清壮可穷”就是说司马承祯把王屋山的清幽与壮美完全表现了出来。

李白有感而发的《上阳台贴》。

此外,这幅作品也展现了李白的草书技艺,创造了瘦金体的北宋“书画帝王”宋徽宗对这幅字帖偏爱有加,并在《上阳台帖》中作跋,其中有一句写到:“字画飘逸,豪气雄健,乃知白不特以诗鸣也”在这位帝王的眼中,李白的书法和其诗句一样出类拔萃。宋朝学者黄庭坚在《山谷题跋》中称赞李白的诗书:“及观其稿书,大类其诗,弥使人远想慨然。白在开元、至德间,不以能书传,今其行、草殊不减古人。”同样认为李白的书法已经达到了可以流传千古的水平。

宋徽宗:宋朝的帝王,在他的眼中,李白的书法和他的诗歌一样令人赞绝。

李白之所以能写出如此优美的草书,和张旭是离不开关系的,这二人不仅在后世被人们并称为“酒中八仙”,在当时都是朝中的名人,所以他们二人私底下的交情应该也是不俗,所以李白的书法很大程度上是学习了张旭。

李白与司马承祯的友谊,在《上阳台贴》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尽管当他们相遇之时,彼此的阅历差已然是不小,但两人依旧惺惺相惜,对酒当歌,成了至交好友,所以如果你也对《上阳台贴》感兴趣的话,不妨上网去搜寻一下这幅字贴,或者也可以去北京故宫博物院一睹真迹,说不定从此就对李白的认识也会增加哟!


相关新闻

  • 刘文华书法作品展部分作品赏析

    小楷/ 横幅吴从先《倪云林画论》46厘米 51厘米纸本/ 1987年小楷/ 圆光石涛题画诗20厘米20厘米纸本/1992年隶书/ 中堂博观 纪述136厘米 68厘米纸本/ 1996年行草/ 横幅白朴《天净沙》四首37厘米 86厘米绢本/ 1997年隶书/ 扇面宋人集句23厘米 69厘米纸本/ 1997年行草/ 斗方张…

    2024/4/2 9:25:00
  • “帖”的发展由来:原本是文人书信,却因书法太美成为一种文体

    《平复帖》在唐代收入内府,宋代被定为晋陆机真迹,被宋书法家米芾鉴赏并盛赞。清乾隆年间入内府,清末转入恭王府,最后由溥心畬收藏,张伯驹从他手中买下,建国后捐了故宫。《平复帖》全卷 宋宣和装 赵佶瘦金书标题,幅后明董其昌等题跋一整个夏天我在案上摆着《平复帖…

    2021/10/26 9:38:55
  • 朴茂苍秀 劲逸邈远——张良勋书法艺术特色

    张良勋(1941—),当代著名书法家。字伯耀,号若水,祖籍安徽宿州市。中国书法家协会首批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四、五届理事,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创始人之一。安徽省书法家协会第三届主席。安徽省文史馆馆员。现为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2020/4/24 12:11:46
  • 汤永志 | 我心里住进了一尊佛

    汤永志,号汲古斋主、抱山堂主。现为《中国书法大厦报》副总编、执行主编,安徽省书法院院长助理,安徽省书法家协会第五届隶书委员会委员、篆刻委员会委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第六届篆刻委员会副秘书长,铜陵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书法和篆刻作品多次入展全国及省市级展览并…

    2020/4/15 8:03:59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